去查看
靖静地观察
关注
读“情绪”║《社会心理学》4️⃣
📚今天开始读第2章 . 开篇就提到了“焦点效应”,这也是我在谘商中常常听到个案会感到困扰的方面。 ——焦点效应:过分高估他人显眼的行为和外表。“高估”带来的焦虑,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焦虑,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已经能让我联想到好几组可能的情绪花精 . 🔴焦虑——应急花精,无法控制自己恐慌状态的樱桃李,被外界环境影响的核桃 🔵担心自己的焦.虑被发现——害怕具体事物/事务的沟酸浆,掩盖自己不好状态的龙牙草 🔴自我形象的关注——不希望自己社交形象有污点的野生酸苹果 . 🔶我们世界的核心:我们的自我感受 这些自我概念,感知到的自我,和可能的自我,我们因为社会行为影响而扮演的角色,都说明着外界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反过来如何去思考外界,继而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这可能是Bach医师提到的情绪洋葱理论的另一种社会学说法。 . 🔷文化对自我的影响,在花精情绪大类的应用中,也有类似的体现:比如某些情绪花精带有很明显的东方儒家文化特点,而某些则更容易出现在西方个人主义的个案身上。文化的年代感、社会大风潮的变化,也会让这些情绪出现一些共性,但就像我刚读完的《女性的巴哈花精》那种,即使是在不同阶段的女性,会容易有一些共性的花精情绪出现,但总的来说,还是脱不开38种花精的范围。 . ⭐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以某种方式行动,这让我们对自己思维的结果比对思维的过程知道得要多——大概这也是人们在“自我觉察”时会感到困难的原因,而花精疗愈的不止是思维结果,也尝试让谘商师带领个案探索这个发生的过程,进而揭下这层负面情绪的“洋葱皮” #我的私人书单 #笔记 #读书 #读书笔记 #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 #花精 #bach花精 #情绪 #焦虑
发布于8月13日 15:19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说点什么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