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查看
来一龙
关注
发布于10月2日 19:30
打分
¥80/人
口味:3.0
环境:4.0
服务:3.0
食材:4.0
仑头村江边的路走到尽头,狭窄的村道突然变得开阔起来,这个饭店的名字言简意赅:仑头海鲜城,个人用十二年的经历背书,这是外村人来到仑头吃饭最方便的地方。“Go tell the Spartans, stranger passing by”,《斯巴达—一个南方的生活样本》,如果说每个人在他的生命中都要遇到他自己的都柏林,那我很愿意花点时间去回忆仑头村的故事。 仑头村我一共来过三次,每一次都在仑头海鲜城吃个饭再走。第一次来的时候是高考之后我确定要到大学城念书了,家里一大帮子人来这吃饭,记得坐了满满一桌子还是两桌子人,就在江边很简单的桌子上,当时的仑头海鲜城比现在简陋得多,就是一个靠竹子还是木头搭出来的常见的和农家乐差不多的大排档。当时年幼无知的我还以为对面就是大学城,低矮的长满绿植的小山丘中透出几座建筑,我以为那就是隔壁学校的宿舍或者是教学楼,现在才知道对面其实是官洲岛。官洲岛现在的样子也变得很多,都是好几十层的高端写字楼,完全认不出来了。当时的自己,觉得什么看上去都是新鲜的,看什么都觉得很有意思,那顿饭也是觉得吃什么都有新的领悟,然而现在可以记得的唯一菜式就是咸蛋黄茶树菇了。12年之后的茶树菇上的咸蛋黄不知道是世道变了还是菜价贵了或者是单纯出于老板对世事的厌恶,变得稀少和贫乏了,就像中年人的发际线和发量,经不起细品。味道总体来说还是在平均以上的,是好吃的大排档或者说是农家菜的感觉。也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本地河鲜比如笋壳鱼和花鱼,也许等十年后我有机会再来一试。 海鲜城的装修变得洋气多了,大堂一条大龙蜿蜒而过 ,龙骨形状的灯饰让人有来到一个龙舟或者是岭南水乡就餐的感觉,我觉得可以说是恰如其分了,仑头的确就是一个典型的以后村民会富得要命的广州村子。在大堂也会有本地村民拿着篮子叫卖当地水果,根据季节的不同,就是荔枝、龙眼、番石榴和杨桃,在拆迁之前,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的恰饭来源还是卖水果。杨桃维持了科韵路以东,珠江两岸的一贯的高水准,甜而少渣。 第二次来仑头是刚念大一没多久,一次陪我妈来找她的朋友。顺道还去看了村里一个放卖的农民房,一百来方才卖十几万,当时破旧发黑的房子现在可能已经变成了四层明亮宽敞的出租屋,每当和我妈说起这个,她都会后悔当时没直接用自己的钱买下这个农民房。就是不久前的中秋,某大地产商就在仑头海鲜城请村里的人大吃一顿,唉,当年官洲岛拆迁就有一部分人搬来了仑头,我很担心他们在不远的将来的某天会不会再次需要搬走。
仑头海鲜城
¥89/人
6233
海珠区
海鲜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说点什么吧~
5
相关推荐
移步至大众点评App
查看/使用更多内容
打开大众
点评App
, 在「
首页
」左上角打开扫一扫并扫码
没有下载大众点评App?
点击下载
用大众点评App扫描二维码
可继续查看/使用更多内容
我知道了
没有下载大众点评App?
点击下载